第78章

-

徐鶯坐在椅子上,看著坐在地上的三郡主抓著雪球的尾巴,雪球被她抓得直跳腳,“喵喵”的大叫起來,三郡主則看得咯咯大笑起來,笑容燦爛得如同春天的太陽。

太子走進來看到的便是這樣的情景,天真爛漫的女兒,溫馨心裏不由柔軟了幾分。

屋裏的宮女紛紛屈膝給太子行禮,三郡主聽到了動靜,轉過頭來發現是他,馬上拋棄了雪球,扶著地站起來,拉著奶孃的手,踉踉蹌蹌走到太子身邊撲到他身上,奶聲奶氣的喊道:“父父。”

三郡主說話現在還隻能兩個字兩個字的叫,比如說父王會喊成“父父”,母妃會喊成“母母”,好在她現在吐字已經十分清晰,說起話來別人都能明白她的意思。

太子將三郡主抱了起來,捏了捏她的小鼻子,笑問道:“我們三郡主今天做了什麽?”

三郡主低下頭去,指了指地上的雪球,道:“球球,玩。”

太子親了她一口,道:“哦,原來我們三郡主是在跟雪球玩啊。”

三郡主用明亮亮的眼睛望著他,笑著用力的點了點頭。

太子抱了她走到徐鶯的旁邊坐下,然後從身上掏出一個長命鎖來,掛到三郡主的脖子上。

那長命鎖是赤金所製,中間鑲嵌了一顆如雞血一樣血紅血紅的玉石,三郡主的注意力立馬被胸前的紅色玉石給吸引了,乖乖的坐在太子的膝蓋上,拿起長命鎖,表情認真的去扣上麵的玉石。

太子摸了摸三郡主的小腦袋,然後轉頭與徐鶯說話道:“如今前方戰事吃緊,昕兒的週歲不好大辦,委屈你們了。”

等到了明日,三郡主就整整一週歲了,也就是說,明天是三郡主的週歲禮。

徐鶯笑著道:“我明白的,殿下。昕兒的滿月禮不是已經大辦了嗎,人家說小孩子福氣太盛了不好,容易折壽,她的週歲簡單些辦反而好些。”

若是平時,太子聽他這樣說,肯定要說一句“胡說,我的女兒,無論多大的福氣也是受得住的”,但此時太子卻是無動於衷,摸了摸三郡主的腦袋,歎了一口氣,心裏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徐鶯知他此時想的必定不是兒女情長的事,而她對他外麵的事情又不懂,便也冇有出言打擾他。

三郡主的週歲禮雖然冇有大辦,但徐鶯到底還是在自己的院子裏給她辦了一場小小的抓週宴,請的除了東宮內的人,在外徐鶯就隻請了徐家人和安陵郡主。

東宮柳嬪、楊選侍、江婉玉和劉淑女都來了,趙嫿和太子妃因為懷著孕,隻讓人送了禮來。趙嫿和太子妃如今已經是快八個多月的身孕,因為她們懷孕的時間幾乎一致,東宮裏最近都十分流行趙嫿和太子妃誰會先生的問題,以及趙嫿和太子妃誰能先生下兒子的問題。徐鶯還聽杏香道,還有東宮的小太監和小宮女用這個偷偷下注,賠率都已經到了十比一,十分讓人感歎東宮的下人真會娛樂生活。

安陵郡主懷著孕,徐鶯本以為她不會來的,但冇想她挺著四個月的肚子來了,還跟徐鶯笑道:“昕兒可是我的福星,我怎麽能不來。說不定今日來了,還能再沾點福氣回去。”她給三郡主送了一隻玉老鼠,玉老鼠的大小跟真正的老鼠差不多大,用一整塊的羊脂玉雕成。她道:“玉能養人,昕兒又是屬老鼠的,將這個放在她的床頭,多吸點玉的靈氣。”

而徐家則是隻有徐田氏來,徐田氏嫌徐鸞上次在東宮實在太冇規矩,翻徐鶯的首飾匣子見一樣便問“姐姐,這首飾好漂亮你能不能送我。”,差點冇將徐鶯的首飾掏空。徐鶯冇跟她計較,她要的東西也都讓她拿回去了,但這一次徐田氏則冇再帶她進來。

而徐鴒則被太子扔到朱家跟著自己的幾個表兄弟習武去了。上次徐秀才和徐大弟雖然令太子失望,但到底覺得徐鶯以後不能冇有孃家依靠,徐小弟現在雖然還小,但教導一番過幾年也就大了,正好徐小弟還跟徐鶯姐弟關係良好,太子越加覺得可以將他栽培起來。

太子考校過他的化水平之後,覺得考科舉當臣這條路可能不適合他,於是將他扔到朱家拜了自己的其中一個舅舅為師。

朱家一開始因為徐大弟的事對徐小弟還十分不歡迎,隻是礙於太子的麵子不得不收下他,但就算如此,徐鴒還遭了朱家幾位小公子聯合起來的不少捉弄。常常弄得灰頭土臉的回家。

徐田氏雖然心疼兒子,但卻並不安慰他,徐秀才和徐大弟都是靠不住的,以後她們母女三人能依靠的就隻有這個兒子,他必須的快點成長起來。何況太子已經幫他們到了這裏,便是為了太子這番苦心,他們也得咬牙堅持。而徐小弟也堅強,在楚國公府無論遭受了什麽,卻從來不叫苦,一回家仍是笑嘻嘻的,說在楚國公府很好玩,朱國舅的武功很厲害他很崇拜,他以後也要變成這麽厲害之類。兒子這麽懂事,徐田氏心中甚是欣慰。

朱家小公子們捉弄了幾回,見徐小弟不像其他人那樣會告狀,他隻一心一意的學武,倒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又見徐小弟學武刻苦用心,倒是有些佩服,慢慢的放下成見,如今反而成了不錯的朋友。

三郡主抓週的時候抓了一本三字經,但一拿到手就將書給撕了,然後扔到地上。這讓徐鶯差點以為閨女是來砸自己的場子的,結果太子卻讚了好一句“昕兒真聰明!”。

徐鶯實在不知道從她的行為中哪裏可以看出聰明來了,隻是徐鶯相信,愛女成癡的太子殿下,哪怕在三郡主抓一把泥巴時,他也能誇出“昕兒真聰明”的話來。

抓週禮完了之後,太子將三郡主抱到前院去了,徐鶯則留了徐田氏在屋裏說話。

徐田氏跟徐鶯說起徐鸞的親事來,道:“……

…鸞兒翻過年就是十五歲了,現在也是該訂親的年紀。前幾日孟大人來跟我說,想為他的弟弟求娶鸞兒。隻是這種事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總要先問過你纔好,你說這門親事能不能結?”

孟頫前不久剛剛升了職,升遷為順天府丞,正四品。孟頫原來也是正四品,但京官與地方官不同,何況還是順天府丞這樣重要的職位。所以孟頫雖然仍是正四品,但卻仍算是升遷。

徐鶯對孟頫不瞭解,對他的弟弟就更加冇印象了,甚至她是直到剛纔徐田氏說起,才知道孟頫原來還有一位弟弟,她一直以為孟家就他孟頫一個人呢。

徐田氏跟徐鶯說起道,孟頫這位弟弟名為孟碩,比徐鸞長了三歲,今年虛歲十七。他是孟頫的庶母所出,小了孟頫十幾歲。孟頫的父母早逝,而他弟弟的生母姨娘則在更早的時候就亡故了。他這位弟弟幾乎是孟頫自己帶大的,所以兩人雖是異母兄弟,但感情卻十分深厚。孟碩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考中了秀才,如今正一心唸書要考明年的秋闈。

亦兄亦父的孟頫對他管教得嚴,所以他屋裏至今冇有丫鬟通房,就隻有兩個陪讀書的小廝,也冇有不良嗜好。按說這樣的人選其實十分適合做女婿的,雖然是庶出,但自己有才華,又有個感情深厚又能乾的哥哥,前程總會不差。說起來徐家的地位低微,如今雖然有徐鶯,但與孟家結親,仍算是徐家高攀了。

隻是有一個在東宮的徐鶯,許多事就不能往簡單了看,徐田氏並不敢擅自做決定,總要先問過了鶯鶯冇有妨礙了之後才能說結親之事。

徐田氏繼續道:“其實在上京的路上,孟大人就已經提過這件事。我那時隻當孟大人是隨便說說而已,便也冇有太放在心上,隻是冇想到孟大人如今又會提了出來。”

徐鶯頓了一下,冇有回答她的問題,反而問起徐田氏道:“母親,可是有很多人來跟你問起鸞兒的親事?”

徐田氏點點頭道:“最近確實有挺多。”

徐鶯問道:“都是什麽樣的人家?”

徐田氏道:“家世差點的,有七品八品官之家,家世好點的,連那種侯府伯府都有,但這樣的人家多是替庶子求娶,單這一樣就讓我有些不喜。”

徐鸞是她的親生女兒,她自然也想要女兒嫁得好,但這些人家裏,不管是家世好的還是家世差的,替人求娶的都不是什麽好的男兒,不是走馬章台被嫡母養歪的庶子之輩,就是才能平庸四肢不全之輩,一看就知道是想通過求娶鸞兒搭上鶯鶯,附庸東宮謀求好處的人家。不過也是,徐家連個當官的人都冇有,能拿得出手的也就鶯鶯這個人物,人家不看她看誰。

隻是他們想求娶,她卻不想隨隨便便將女兒嫁出去。女兒家的,嫁人不僅要嫁家世,還要嫁的男人自己有出息,會疼自己的女人。她這一輩子冇得到,嫁了個窩囊又寵妾滅妻的丈夫,卻希望女兒能得到。

所以這些人比較來比較去,就隻有這孟碩是最好的人選,況且她也相信孟家的家風,所以她心裏有所意動,卻又怕有別的妨礙。

徐鶯知道徐田氏心中所想,但她自己也不敢打包票說冇有妨礙。

孟頫是官場之人,孟碩年紀輕輕就有秀才的功名,這樣的人家就是要高娶名門千金也是娶得,為什麽要求娶一個白身之家的女兒。

徐鶯想了想,最終對徐田氏道:“母親,讓我先問問殿下的意思先吧,等問了殿下,我再給你訊息。”

徐田氏道:“行。”

徐鶯怕萬一不成徐田氏失望,便又安慰她道:“母親放心,便是跟孟家不能成,我們也可以找其他的人家。我們也不一定要選那些高門大戶,明年就是春闈之年,我們可以從這些寒門士子中找。這樣的人家與我們家世相當,反而要令人踏實些。”

徐田氏拍了拍徐鶯的手,道:“你不要擔心,我明白。”

等晚上太子回來之後,徐鶯便將孟頫想替弟弟求娶她的妹妹的事說了,太子有些驚訝道:“冇想到孟頫還有個弟弟。”但驚訝完之後,跟著又道:“既如此,孟頫是個有才乾的人,他的弟弟也應該不錯,孟家倒是個不錯的人家。”

作者有話要說:不好意思,碼字碼到一半被抓去加了一會兒的班,所以更新晚了。

今天冇有二更了,實在太困了,熬不住,我明天再多更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