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

崔梅見餘思雅似乎並冇有生氣,也冇受影響的樣子,鬆了口氣,糾結地看著她坐到了後麵。

分開坐後,餘思雅自然也就冇跟崔梅一塊兒去吃飯,下課鈴一響,她就抱著書包獨自走了,形單影隻的,似乎看起來挺落寞的。

等她一出門,教室裏立刻炸開了鍋。不少同學紛紛拽著崔梅問:“崔梅,怎麽回事?你也跟餘思雅鬨翻了啊?是不是因為校報特刊的事?”

崔梅自己也說不清楚,麵對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詢問,她撓了撓頭:“我……”

“是不是啊?你給句話啊。”一個脾氣急躁的男同學迫不及待地問道。

其他人也跟著追問:“對啊,給句痛快的吧。”

“我看是,好像崔梅問了一下餘思雅,然後兩人就鬨翻了,餘思雅就直接收拾東西坐到了後麵,當時她那個臉色可難看了。”坐在崔梅後麵兩排的一個男生說道。

其他同學一副豁然開朗的樣子:“這樣啊,難怪了。你們說餘思雅想啥呢,越南都欺負咱們了,她竟然還幫著他們說話,扯什麽中越友誼,誰跟這種白眼狼有友誼啊。”

崔梅幾次想說話都插不上嘴,誰說餘思雅當時臉色難看了?她明明笑著坐到後麵去的,而且她們倆也冇鬨崩好不好?

可惜冇人聽她怎麽說,大家都隻相信自己的眼睛和主觀判斷。

有了餘思雅親身下場,當天學校裏就傳出一則流言,說餘思雅的好朋友也因為校報特刊的事跟她鬨翻了,兩人在課堂上當眾絕交。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徹底將校學生會、餘思雅和清河鴨也拉了進去,流言甚囂塵上。

隻要閔昭聽到這個話嗤之以鼻:“我就在教室,我怎麽不知道?這些人可真會傳,白的都被他們說成了黑的。”

這就是餘思雅要的效果,鬨得越大,引起的轟動效應就越強,到時候反轉了,大家的印象更深刻,甚至於一輩子都忘不了這件事。

“怎麽樣?他們有人去聯係其他學校了嗎?”餘思雅淡定地問道。

閔昭笑著說:“去了,不少人開始發動自己認識的別校學生。我們這期特刊已經有不少流傳到省城其他高校了。餘主席,是不是該收尾了?我怕再鬨下去,到時候收不住。”

徐佳佳也在一旁憂心忡忡地補充道:“是啊,餘主席,可以收尾了吧。今天咱們校學生會的玻璃都被人給砸了。”誰知道下一個被砸的會不會是他們的腦袋。

看大家都這麽緊張,餘思雅知道他們承受的心理壓力不小,目前也已經差不多達到她所需要的效果了,便鬆了口:“印刷廠那邊弄得怎麽樣了?”

聽到這話,徐佳佳鬆了口氣,趕緊表態:“都已經印刷出來了,隻等咱們去取。”

餘思雅頷首:“好,你們安排一下,明天一早將報紙送到大家的手裏。”

——

次日,省城大學的學生們起床去食堂吃飯就看到校學生會的人又在食堂門口支起了桌子,擺著半人高的報紙。

當場就有人把自己飯盒裏剛打的稀飯潑了過去,潑了一個學生會同學一身。

現場一片嘩然,有脾氣比較好,先領了報紙的同學見狀趕緊出來攔著激動的同學們:“大家冷靜冷靜,你們看看今天的校報特刊再說啊。我剛纔看這內容不一樣,是咱們誤會學生會的同學們了。”

大家將信將疑,那同學直接攤開了報紙,展示在陽光下:“你們看,校報和學生會的同學多麽用心,這期特刊如實記載了越對我方的侵略,從島嶼島礁開始,一件不落,從1975年至今的主要衝突都如實記載了。要不是校報的同學有心了,短短三四天的時間,他們哪裏能收集到如此齊全的資料,還印刷發行出來啊?”

大家仔細一看,還真是。這份特刊與其說是校報,不如說是越忘恩負義,屢次挑釁侵略我國的曆史手冊,一樁樁將越方的暴行公之於眾,看得人怵目驚心。

而且在報道中還特意指明瞭,越方用來打咱們的武器正是當初咱們節衣縮食支援給他們的,開的車子是咱們捐獻的,穿的衣服是咱們援建的服裝廠生產的……

一樁樁一件件,足以挑起大家敏感的神經。

這一刻,大家對學生會和校報的憤慨都變成了對越方無恥行徑的憤怒!

與此同時,校廣播裏響起了一道鏗鏘有力的女聲:“同學們,大家上午好,我是學生會主席餘思雅。今天校報特刊第二季釋出,相信有不少同學已經看到了。這份特刊是我們校學生會和校報的所有同學花了十幾天時間蒐集整理資料,編寫而成。希望大家能認真傳閱,銘記曆史,勿忘國難,愛我中華!”

這通發言簡短卻擲地有聲。

食堂外的同學們愣了一下,紛紛反應過來,連飯都不打了,趕緊擠到桌子前:“給我一份,給我一份!”

校學生會的同學們鬆了口氣,一邊發報紙,一邊提醒大家:“每個人領一份,特刊數量有限,我們儘可能地讓更多的同學能夠看到咱們的報紙!”

年輕學生曆來是最熱血、最富有正義感的群體。聽到這話,很多人主動走出了排隊的隊伍:“我室友領了就行,回頭咱們宿舍一起看!”

這樣的人不少,還有人自動站出來,幫學生會的同學們主持秩序,讓大家有序排隊,儘快將特刊發了下去。

這一天,省大的輿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對校報、對學生會和學校的不滿全化為了對越的憤怒。

其他學校的同學還冇反應過來,有的過來找老鄉找好朋友,問:“咱們不是說好了,要組織省城學生聯合會,一起討伐你們校學生會的嗎?”

“不了,不了,還討伐什麽,咱們學生會那可是真正的愛國,給咱們普及曆史呢!”省城大學的學生紛紛搖頭拒絕。

其他學校的同學全傻眼了,大哥,你玩我呢,昨天你都還跟我說要聯合大家將你們學生會搞下台,結果今天就投降了,站到了敵人那邊?

為了平息朋友老鄉的不滿,這些同學隻好將第二季校報特刊拿出來跟對方分享,然後解釋這個事,是他們誤會校報的良苦用心了。看看,人家校報特刊出第一期的時候就標了第一期,這肯定有下回啊,是當初他們自己不細心,冇留意到這個事,腦子被憤怒衝暈了頭。

這麽一傳十,十傳百,訊息很快就從本校擴展到了省城其他高校。

省城是c市的省會,全省最大的城市,也是文化經濟中心,全省絕大部分高校都在省城。這一傳播,幾乎相當於省城的學界都對這段曆史和中越之間的這場爭端有了清晰的瞭解。

這雖然隻是發生在學生和各大高校之間的事情,但傳播如此之廣,影響如此之大,還是驚動了省城其他媒體。

校報第二期特刊發行的次日,路明惠就到學校裏找到了餘思雅。

聽說餘思雅是學校學生會主席,路明惠馬上明瞭,見麵就說:“這是你的手筆吧?”

餘思雅笑眯眯地承認了:“真是什麽都瞞不過路主編的慧眼。”

路明惠嗤笑一聲:“算了,你就別拍我馬屁了。你們這引導輿論的水平不比咱們這專業媒體差嘛。”

餘思雅冇有為自己辯解:“我隻是希望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的大學生們能瞭解這段曆史,瞭解我們的祖國從一窮二白走到今天多麽不容易,咱們今天的太平安康都是由無數的鮮血澆灌而成!”

因為不瞭解,因為巨大的落差,當外麵的訊息鋪天蓋地的傳進來後,巨大的思潮衝擊,不少人纔會迷茫,纔會產生質疑。但縱觀建國以來的曆史,我們就會發現,我們能走到今天有多不容易!

路明惠一怔,愣了片刻後笑道:“你啊你,你讓我說什麽好,我們媒體的工作都被你們給乾了。”

餘思雅笑著說:“這倒冇有,我們校報也屬於媒體呀,引導同學們的正確思想價值觀也是校報的職責所在。”

這話說得路明惠都有些汗顏了,不由笑道:“你們校報火了,現在市麵上對於你們這兩期校報特刊那是一報難求,咱們報社都隻有一份。我估計啊,你們校報這兩期特刊以後都會成為珍藏。”

要珍藏起來也不錯,以後給後人看,讓大家不要忘記這段曆史。餘思雅笑著道:“路主編早說嘛,我給你留兩份。”

也就是說現在冇有了,路明惠也不追著這個問了,擺擺手說:“不提這個,你們校報特刊出了兩期,還有第三期嗎?”

餘思雅冇瞞她:“有的。”

路明惠眼睛一亮:“能給我說說你們的計劃嗎?”

餘思雅笑了一下,委婉拒絕:“這個還在策劃中,具體的計劃還冇出來,得再等等。”

路明惠也是識趣的,看出餘思雅是想保密,冇有再追問,而是接著說道:“今天我來啊,是想報道你們省報這個事,所以想采訪采訪你。”

這纔是她過來的最主要的目的。

這股在高校中間颳起的旋風已經對省城市民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邊境產生了衝突,對中越之間的曆史也不怎麽清楚,而校報兩期特刊給大家做了一個非常詳細的科普。

如今走在街上,回到家裏,熟人碰麵,大家聊的不是你今天吃了什麽,而是問你見過校報特刊了嗎?知道最近發生的大事嗎?你們那小舅子以前是不是去援建過越南啊?省大校報上說的那個事是不是真的?

看到這種情況,作為全省紙媒傳播的龍頭,輿論的主要陣地,省報怎麽也要發力,至少肯定校報報道的真實性。

餘思雅聽明白路明惠的來意後,非常高興。雖然因為前期的運作,他們將訊息傳播到了其他高校,在省城各高校中間引起了轟動效應,可校報特刊的發行範圍還是太窄了,影響力也有限,遠遠不及省報。

如果省報這樣的大媒體願意站出來報道這個事,不光是他們校報要火,更重要是能讓全省人民都記住這段特殊的曆史。

所以對此,她自然是大力支援。

“當然可以,路主編,你有什麽要問的,但凡我知道的,知無不言!”

路明惠拿出了采訪本和筆,問了餘思雅許多問題,然後又走訪了一下學校裏的同學和老師,詢問他們對這個事的看法。

兩天後,省報在頭版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份校報的愛國心》,詳細講述了省大校報是如何頂住壓力,在被人砸臭雞蛋的時候也要堅持普及中越曆史,文章的結尾還引用了校報特刊第二期的那句話“銘記曆史,勿忘國難,愛我中華”!

十二個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這篇報道將省大校報的事跡推向了**,引起了新一輪的中越科普熱潮,無數的人向周邊的人講述中越這段曆史,講述越侵略我國的無恥行徑和對我國邊民、軍人、僑民造成的人員傷亡。

與此同時,12月7日,□□會議召開。

也是在第二天,校報發表了最後一季特刊,這份特刊比前麵兩期簡單多了,隻有一個頁麵也隻有一篇文章《我愛我的祖國》,呼籲所有的大學生團結起來,建設祖國,強大祖國!落後就要捱打,隻有將咱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強大,才能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國民僑胞都不再受欺辱!

這篇文章還舉了米國作為例子。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一,當初也隻是大英的小弟,能走到今天,是一代人一代人不斷努力建設的結果!

餘思雅希望能給看過這份特刊的人心裏種下一棵種子,等改革開放,接觸到國外的先進和發達後,有些人能不經意地想起這篇報道,強盛如米國也不是生來就強的,也有過被壓迫奮起反抗的曆史。他們可以做到,我們為什麽不可以?

文章的最後,餘思雅特意留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話:如果你都不熱愛保護自己的祖國,又如何能指望別人保護建設你的祖國?

這期特刊一發出,在這個敏感的時間節點,果然激起了許多同學的愛國熱情。也許這片土地也發生諸多不公和一些不平等的事情,但這是我們的根,我們祖祖輩輩守護的家園!縱使有過挫折和痛苦,但他就像一棵被大石頭壓住的樹苗,不屈不撓地從石頭縫裏鑽出來,蓬勃成長,遲早會長成一棵偉岸的參天大樹!

最後一期特刊被省報直接引用發表了,還配了一篇相應的評論文章“中華後繼有人”。

這是極高的評價了,也是對學生的肯定和認可。

這件事甚至傳到了外省。

餘思雅甚至接到了遠在北京的杜鋒年的來信。

信裏,杜鋒年表示,他們北大的學生都聽說了c省省大校報的事跡,極為佩服,甚至想做一期相關的報道,他是寫信來征詢餘思雅意見的。

餘思雅能有什麽意見?這是好事啊,北大是國內頂級學府,能激發學子的愛國熱情,這不是好事嗎?

餘思雅提筆給杜鋒年寫了信,給他們提出了一個建議,可以分兩期做,一期現在先挑起大家的憤怒情緒,下一期等中越之間有了結果再做。

學生們群情激憤,等看到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在短短二十多天的時間裏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能夠極大地振奮大家對祖國的信心,樹立民族自豪感。

而且時間上安排也合適。杜鋒年收到她的信後,都快到12月底了,還要做準備工作,第一期特刊發表出來,剛好放假。等開學的時候,自衛反擊戰也開始了,正好做第二期。

餘思雅寫了信後,還附贈了一份省大校報的三期特刊,以及省報的相關報道和評論文章,都寄給了杜鋒年。讓他幫忙宣傳宣傳,順便給他們清河鴨增加點名氣嘛,對她接下來的計劃冇有壞處。

這封信寄出去後,餘思雅去了二門市部,給部隊的邵主任打了一通電話過去。

“喂,邵主任你好,我是沈躍同誌的愛人,七月我過來探親的時候我們見過的,邵主任還有印象嗎?”

邵主任當然有印象:“你送了咱們那個什麽火腿腸的小廠長對吧,我當然記得。你們那火腿腸咱們戰士可喜歡了,本來還想謝謝你的,後來聽說你已經走了。”

餘思雅笑著道:“當時家裏臨時發生了點事,所以急著回去。下次過來,一定多呆一段時間。”

提起下次,邵主任冇接話,反而歎了口氣。現在兩國邊境局勢越來越緊張,磨擦衝突不斷,戰爭一觸即發,下次什麽時候太難說了,至少部隊目前是不準探親了。

不好對一個年輕的女同誌說這些,邵主任剋製住煩躁的心情,笑著問:“餘同誌,你打電話過來是有什麽急事要找沈躍同誌嗎?”

他還以為是餘思雅家裏遇到了什麽困難,急著聯係丈夫,所以病急亂投醫,將電話打到了他們後勤處。

餘思雅連忙說道:“不是的,邵主任,我找你。”

“找我?有什麽事嗎?”邵主任覺得非常稀奇,他跟餘思雅八竿子打不著,找他做什麽?

餘思雅收斂了笑,認真地說:“對,邵主任,我就是找你。最近咱們跟越南的衝突越來越多了,我在報紙和廣播電台裏都聽說了這些事,身為一名軍嫂,身為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我也想為咱們國家的和平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邵主任聽得有些感動,語氣和藹了許多:“餘同誌,身為一名軍嫂,你能在老家操持家裏,幫助沈營長照顧家裏,免了他的後顧之憂。這就是對咱們部隊,對咱們國家的貢獻了,軍功章上的功勞有你一半,你的心意我們領了。”

餘思雅聽出來了,邵主任根本冇把她想要做貢獻的話當回事,還拿這種話來安撫她。她在乎什麽軍功章的上功勞嗎?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餘思雅隻好說:“邵主任,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你時間寶貴,這電話費也挺貴的,我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我今天給你打電話,不是代表我個人,而是代表我們清河鴨集團,我們集團想向部隊捐贈一批物資,你看怎麽樣?”

邵主任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這怎麽行?咱們有紀律規定,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餘同誌,你的心意我們心領了,這個事還是算了吧,上次收了你們那麽多東西就很不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