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節

-

而且這附近有很多重要的單位,註定了普通人不會過來瞎逛,他們總不能就隻賣附近這些家屬和工作人員吧。政府工作單位又不是那種萬人大廠,職工加後勤人員、家屬孩子一起好幾萬人,這裏的工作人員和家屬都有限。

而且食品門市部和服裝店開在一處,不但能相互照應,有事情也更好處理,還能彼此帶動流量。尤其是服裝店,他們新開業,剛做這個,冇有積累下良好的信譽和知名度,別人看到未必會買。食品店的生意卻很好,能夠帶來一定的人流量,而且後期兩個店還做能一些捆綁的營銷之類的活動。

聽餘思雅分析完情況,葉梅帶著他們去了第二個地方,是第一百貨公司的斜對麵,這裏客流量也比較大,而且店鋪的麵積也不小,有四五百平。

餘思雅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這個地點可以進入備選。他們繼續去下一個地方,第三個選址,葉梅挑在了省大斜對麵,這是一片荒蕪的空地,麵積很大,建多少他們說了算。

一看這地方,餘思雅就相中了,不光是因為這裏地方大,而且這個地方位置好,附近有省大、師大和紡織大學等好幾個高等學府。這意味著該片區域聚集了好幾萬的學生,再加上老師和後勤人員、家屬以及相關一些單位,方圓幾裏內聚集了小十萬的人口。

如此多的人口就意味著巨大的消費市場,雖然現在很多學生還比較窮,尤其是農村來的學生,但冇關係,這些人以後都是社會的中堅力量,畢業分配就是乾部,工資四五十起步,中高階消費的主力。現在買不起,先在他們心裏種下一個種子也是好事,以後手裏寬裕了,他們就是清河鴨的忠實客戶。

餘思雅連最後一處都不看了,當即拍板:“就這個地方,建大一點,建築風格跟火車站的清河鴨門市部保持一致。具體的你去談,地拿下來後,讓小元同誌幫忙,加快進度,儘早把門市部建起來!”

葉梅也最屬意這裏,這兒地方寬敞,人又多,就他們在這兒站的幾分鍾,就有好幾撥人經過了。這還冇開學呢,等開學了,人會更多。

將地址定下來後,清河鴨馬上進入了緊鑼密鼓的建設中。去年盈利的幾十萬很快又投入到了新的生產和建設中。趁著冇開學,時間比較充裕,餘思雅一直窩在火車站門市部的二樓寫新的一年工作計劃,隨著集團事業版圖的擴大,雖然有人分擔工作,但她要操心的事也不可避免地增多。

忙了好幾天,初六那天上午,餘思雅在辦公室裏突然接到了許秘書的電話:“餘總,吳書記想見你,時間約在了下午兩點,高市長讓我帶你過去。”

總算有訊息了,餘思雅高興極了,連忙說道:“那就麻煩許秘書了,下午一點我到市政府門口等你。”

“你可以晚點過來,一點半就行了,我們這裏離省鐵路總局很近。”許秘書笑道。

餘思雅一口答應了,其實她也知道,前幾天新店選址考察,她就在那一片逛過,對附近的單位也比較清楚。

放下電話,餘思雅立即開始整理資料。吳書記這次見她,也不知道是什麽情況,她準備充分一點,勝算也就更大。

到了下午一點半,餘思雅帶著林紅旗準時出現在市政府門口跟許秘書匯合。

許秘書笑著說:“你還冇去過鐵路總局,隻見過吳書記一麵,其他人都不認識,所以高市長讓我送你過去。”

“讓高市長費心了,勞煩許秘書了。”餘思雅連忙客客氣氣地說道。

路上,許秘書大致跟餘思雅說了一些省鐵路總局的建築分佈和幾個主要的領導。

兩地就幾百米,走路不到十分鍾就到了。許秘書直接把餘思雅帶去了二樓的一個辦公室,敲了敲門。

裏麵一個年輕男同誌出來笑著說:“許秘書來了,想必這就餘總了吧,吳書記他們在會客室。”

許秘書笑著跟對方打了招呼,然後給餘思雅介紹:“這是吳書記的秘書謝雲同誌。”

餘思雅伸手笑道:“謝秘書,幸會!”

握了手,寒暄過後,謝秘書將餘思雅帶去了隔壁的會客室,裏麵除了吳書記還有兩名中年乾部,一男一女,其中男的還是老熟人唐局長。

吳書記看到餘思雅微微頷首:“餘總來了,請坐,這位是後勤的舒安華處長,唐局長就不用我給你介紹了吧。”

餘思雅含笑點頭:“不用,舒處長,唐局長下午好。”

舒安華比較高冷,淡淡地點了點頭,冇說什麽。

“坐吧,咱們在討論你上次的提議。”吳書記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

餘思雅坐到空著的位置上,背脊挺得直直的,聞言,笑著說:“不知道吳書記你們討論得怎麽樣了?是還有什麽顧慮嗎?可以說出來咱們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吳書記看了舒處長一眼。

舒處長抿了抿唇,直接問道:“餘總,據我所知,你們清河鴨才成立三年半,冇有財政出資,完全靠貸款辦起來的,你們現在還欠著銀行十幾萬的貸款,除了搞食品加工,還新增了飼料廠和羽絨服廠。目前你們廠子總共隻有五輛貨車,其中三輛還是二手的,如果達成合作,你們能保證按時供貨嗎?”

“餘總,這件事如果成了,鐵路上將會新增一兩千名職工,萬一哪天你們供不上貨了,這些職工的崗位問題將成為我們鐵路局沉重的負擔!”新的崗位增加容易,但想裁撤卻很難,尤其是關係著幾千個家庭的生計問題時就更難了,所以哪怕知道這是個很好的提議,省鐵路總局裏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爭議很大。

說到底,他們還是擔心清河鴨的實力。可能在辰山縣那種小地方,清河鴨已經擔得起“千人大廠”的讚譽,但放到省城還不夠看。尤其是全省鐵路總局這樣的大單位麵前。

餘思雅點頭,認真地說:“舒處長,我理解你的顧慮,你這是對職工,對單位負責的態度。別的我不敢跟你保證,但有一點我可以承諾,我們清河鴨一定能準時供貨,運輸的問題你不用擔心,我們都運到省城鐵路局,然後裝車,由鐵路發車,我們自付運費。如果舒處長你還不放心,我們可以擬定一份合同,規定清河鴨每個月供貨的最低數量,如果低於這個數量,就算清河鴨違約,賠償你們相應的損失,保證新增的職工不會成為你們的負擔,你看怎麽樣?”

見舒處長在認真思考這番話,餘思雅頓了一下又道:“第一個月咱們清河鴨可以先發貨,等你們賣完了再結賬,如果當月銷量不好,你們可以將貨全部退回來,完全不用擔心損失問題。”

為了拿下鐵路局,餘思雅也是下了血本,做了巨大的讓步。至於以後,等鐵路上的各種便攜食品越來越多,搞不好哪天鐵路局會先拋棄了他們清河鴨。

聽到這裏,唐局長笑著說:“舒處長,你就會談買賣,你來就讓餘總做了這麽大的讓步,想當初我可啥條件都冇談,真是虧大了。”

這話表麵上是在埋怨餘思雅冇給好處,實際上是在幫餘思雅說話。

餘思雅朝他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笑眯眯地說:“唐局長也冇虧啊,省城鐵路局的職工們可感激你了。”

舒處長冇搭理兩人的這番話,在紙上將餘思雅的承諾要點記錄了下來,認真思考了一會兒,終於鬆了口:“吳書記,按照餘總的承諾,我覺得這個計劃可行,不過為了穩妥起見,我建議,一個鐵路局一個鐵路局的試點,以免步子邁得太大,出問題。”

雖然還是得一個一個的來,但由省鐵路總局發通知,也不用餘思雅挨個去說服了,能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總歸是好事。

她揚起笑容道:“舒處長這個建議很好,我們清河鴨冇有意見。”

吳書記見雙方都冇有意見,點頭道:“那行,這件事就交給你們了!”

第122章

省鐵路局這邊鬆了口,餘思雅第一個要操心的就是產能問題。清河鴨食品不像其他的產品,能夠需要多少就馬上生產多少,因為鴨子從孵化到長大,有個週期性,他們不可能憑空變出鴨子來,所以得提前做好準備。

因此回去後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小李打電話。

電話接通後,餘思雅先問了問廠子裏的情況:“廠子裏年後運轉一切還順利吧?”

小李笑嗬嗬地說:“挺好的,去年你給大家發了那麽豐厚的年終獎,大家今年可積極了,上班自覺性特別高,每天早早來上班,很晚才下班,不用催促都每天提前完成生產任務。”

果然,拿到手多少錢纔是最直接的激勵方式,開什麽空頭支票都不如實實在在地發錢能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餘思雅笑眯眯地承諾:“好,你跟工人們說,隻要咱們今年的效益比去年更高,大家的年終獎就不會比去年低,廠子賺錢了,不會虧待每一個為廠子裏做出貢獻的同誌。”

“餘總,你什麽為人,咱們廠子裏的人都知道,放心吧,我會看好廠子的。”小李意氣風發地說道。

他們雖然是個村辦廠子,野路子出身,但現在縣裏誰不羨慕他們廠子。縣裏這麽多廠子,過年能發個十塊八塊做獎勵的都很少,大部分單位年底就發兩條毛巾,一兩塊香皂,一袋大米就完事了。他們可是實實在在地發了三個月以上的工資作為獎勵,最少的也能拿好幾十塊錢,高層管理人員更是拿了差不多一千塊,而且今年所有人的基礎工資都上調了,最少的都上漲兩三塊一個月。

這樣好的待遇,在全縣都是獨一份,現在誰不稀罕他們廠子的崗位?去年畢業冇考上高中和大學的年輕人,都排隊想進他們廠子呢!

餘思雅對小李還是比較放心的,小李這人也許開拓不行,但為人細心踏實忠誠,由他看守大本營最合適不過。

她笑眯眯地說:“你做事我放心,不過也不能光顧著生產效率,同時要保證質量,這點你一定要監督好。”

已經出過一次這樣的事了,小李趕緊說:“你放心,他們每天進廠子我都會去檢查一遍,還不時地去生產車間抽查,一定保證安全衛生!”

“嗯,這樣很好,你繼續保持。李廠長,我有個好訊息要向你宣佈,省城鐵路局答應跟咱們合作,將咱們清河鴨食品逐步推廣到省城鐵路局所管轄的全省各火車站上。也就是說,以後,凡是從本省始發的列車上都會有咱們清河鴨食品的蹤跡!”餘思雅高興地跟小李分享這個喜悅。

哐當一吉,小李激動得不小心將電話摔到了桌子上,他連忙撿起來,心疼地擦了擦,放到耳朵邊,不敢置信地問道:“餘總,真的嗎?什麽時候的事,年前回來冇聽你說過啊?”

這纔過去幾天啊。

餘思雅笑著說:“當然是真的,年前那會兒,省鐵路局不是還冇答應嗎?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所以我就冇說,免得讓你們白激動。今天正式確定這個事了,我趕緊通知你,以後光是省鐵路局這邊的供貨量就差不多能頂得上去年出貨量的一大半,好在是循序漸進,一個一個點的鋪設過去,給了咱們緩衝的時間,你得趕緊將產能提上來,保證有貨可供。對了,今年各養殖場的養鴨數量增加了嗎?”

之所以問小李是因為全縣幾乎所有的養殖場都是從他們這裏購進鴨苗,不用去調查,他們也能掌握大部分養殖場的養殖規模。

小李翻了翻本子說道:“年後共有四家養殖場來購買過鴨苗,每家的數量比去年多了一兩千隻吧。”

各養殖場看來是受了刺激,準備增加養殖數量了,但這點量在餘思雅看來完全不夠。光是省鐵路局的這筆單子需要的鴨子數量就不少,更別提,他們還要開第三加食品門市部,市場需求隻會增加,如果保持這種規模,後續產能肯定跟不上。她不允許市場都開拓出來了,卻在這種最不起眼的環節掉鏈子,拖後腿。

沉吟片刻,餘思雅對小李說:“回頭你跟馮主席說一下,讓他再動員一次各養殖場,勸他們增加養殖數量,然後初步統計一下今年全縣所有養殖場的鴨子數量,如果差距太大,那咱們隻能從其他地方想辦法了。”

聽到這裏,小李皺起了眉頭:“今年會新開幾家養殖場。這些養殖場的養殖數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小李這話是有依據的,上次開會表揚並冇有將他們清河鴨養殖場例入其中,不然永勝公社的養殖場怎麽可能排第一。他們清河鴨養殖場目前一年的養殖規模達到了差不多十萬隻鴨子,當然他們的鴨子不會全部宰殺,還會留一部分下蛋繁殖和做皮蛋、鹹鴨蛋等等,但規模肯定是全縣最大的。

很多養殖場的養殖規模目前都冇到清河鴨的一半,他們就是將養殖數量翻一倍也完全可以。所以也就難怪餘思雅看不上這一千兩千的量了。

“我知道,但咱們該想的辦法都想過了,馮主席也做了好幾次動員活動,牛不喝水強按頭也冇意思,咱們是帶著他們發家致富,他們自己不抓住機會咱們也冇辦法。”餘思雅歎氣道。

這些公社的書記還是保守了點,生怕步子邁大了出岔子,都說了他們養多少鴨子,清河鴨收多少,可還是不願意乾,她能有什麽法子?

小李理解餘思雅的難處,她跟馮主席的努力他也一直看在眼裏,隻是:“梅書記那邊怎麽交代?他一直挺支援咱們清河鴨,現在咱們縣經濟是比前兩年好了點,但還遠遠不夠啊。”

餘思雅淡淡地說:“我也不是冇給咱們縣各公社機會,他們自己不把握住,我能有什麽辦法。這個事,你不用擔心,我會跟梅書記講清楚的,想必梅書記能理解咱們的處境,而且咱們以後有做大了,全縣的養殖基地也未必能滿足咱們廠子的需求,遲早得向外麵擴大養殖範圍。”

還有個原因餘思雅冇提,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裏,他們集團太過依賴辰山縣的各養殖場,萬一哪天這些人起了其他心思,聯合起來對付他們,比如要挾要漲價什麽的,怎麽辦?做人做事,都得給自己留條後路。

今天這些養殖場推著不走的做法,堅定了餘思雅再物色新的地方建養殖場的念頭,不過這件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成的,具體的她還要回去研究研究地圖,然後考察一下辰山縣附近幾個縣的情況後再做決定。可惜現在要開學了,她也冇那麽多時間,這件事估計得拖到暑假去了。

這話也有道理,現在全縣的養殖場就隱隱有點跟不上他們的生產了,更別提以後了。因而小李也冇反對:“餘總,咱們聽你的。”

餘思雅笑了下:“好,這個以後再說。建設醫院的事情你盯著點,儘快建好,我會在省城物色物色,看能不能招幾個好點的醫生回去。另外招工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你這邊都是招咱們紅雲公社的人,也有過好幾次經驗了,我不擔心。但施立平那邊,你讓馬冬雲去幫忙,就說我的意思,咱們第一次麵向全縣招工,絕對不能出岔子,實在不行,就讓王書記也過去盯著,但凡發現其他公社推薦過來的人不符合我們的招工條件,一律拒絕,不要怕得罪人!”

如今他們清河鴨這個單位是全縣招工的香餑餑,餘思雅估計推薦過來的多是以關係戶為主。關係戶就關係戶吧,關鍵是得好好乾活,服從管理,那也就算了,就怕招些不三不四的人進來,壞了廠子裏的規矩。

小李一直知道餘思雅很不喜歡關係戶,她自家的親戚,餘沈兩家目前都冇有一個近親在清河鴨上班,關係遠一些的倒是有兩個人在廠子裏上班,但那也不是走的餘思雅的關係,而是正大光明應聘進來的,在廠子裏也冇搞什麽特殊化,就是最普通的工人。

“我知道了,餘總,如果施廠長不介意,招工的時候我也會去盯著的,一會兒我就跟他商量。”小李私下跟施立平關係還不錯,如果施立平不介意,這次招工他也可以去盯著。

餘思雅隻在乎結果,不在乎過程:“你們自己商量,看著安排吧,有什麽事給我打電話。”

“好,我知道了。”掛斷電話後,小李想了一會兒走出去問馬冬雲,“馮主席還冇走吧?”

馬冬雲不大確定地說:“他去公社了,應該是要找王書記聊一會兒,具體走冇走,我就不清楚了。”

“成,那我過去看看。”小李趕緊去推他的自行車。

等趕到公社,馮主席果然還冇走,在王書記的辦公室裏聊天,看到他還挺詫異的:“李廠長,你怎麽來了?有事找王書記吧,那我不打擾你們了。”

小李趕緊招手:“馮主席,我就是來找你的,剛纔我接到了餘總的電話,她告訴我一個好訊息,省鐵路局同意將咱們清河鴨食品引入到全省範圍內首發的列車上了。”

“真的?”馮主席驚喜地站了起來,高興地走來走去,“這餘總不吉不響地又給了咱們一個驚喜,她真是太能乾了!”

王書記也很驚訝,服氣地表示:“我看這就冇有你們餘總辦不到的事。”

如今,他已經對餘思雅升不起任何嫉妒或比較的心思了,差距太大,他是拍馬都趕不上。而且清河鴨做得越好,他這個紅雲公社的書記就越有成績,去縣裏開會也有麵子,什麽都不用乾就能甩其他公社一大截,估計任期到了之後,他肯定會往上升一升。如今啊,縣裏不少人在私底下開玩笑說,紅雲公社就是升遷機器,誰坐到這個位置上,誰就等著升職吧。

這話雖然有一定的玩笑成分,但卻一點都不假,馮主席不就是個很好的先例嗎?

馮主席也讚道:“我就冇見過比餘總更能乾的年輕人。”

小李也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當初要不是跟著餘思雅乾,他還是個公社的小乾事。不過今天他不止是來報喜的,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呢。

“馮主席,你別光顧著高興啊,你看看,年後四個養殖場的購買鴨苗記錄,每個養殖場就增加了一千兩千隻的,咱們又要開第三個食品門市部,以後這點鴨子肯定供應不上。冇鴨子,咱們廠子裏也冇法生產啊。”

馮主席看了看數據,有些發愁:“哎,這些養殖場咋回事,我嘴皮子都說破了,動員來動員去,結果就增加這麽點鴨子?他們去年也不是冇掙到錢,怎麽就這麽保守呢?”

位置相同,王書記倒是更能理解這些書記的想法:“可能是擔心步子邁得太大,萬一出什麽亂子,冇法收拾吧。畢竟穩定第一!”

反正也能賺錢,增加數量也不過是多賺點的事。而且養殖場賺了錢,也是躺在公家的賬目上,公社乾部們也是不敢明目張膽的動用這些錢的,去年梅書記要求大家拿出來通了電,今年的意思應該是要將這些錢用於修路建學校之類的。

拿不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加上全縣開養殖場的公社這麽多,有他們紅雲公社出色的成績在麵前,將這些公社壓得死死的,他們再使勁兒也越不過清河鴨這座大山,也就註定了他們哪怕乾得不錯,也很難進入上麵的眼。久而久之,很多人就產生了惰性,將就著辦,也冇太大的進取心,所以對馮主席提出的擴大養殖規模反應平平。

對他們這些人來說,成績不成績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出錯。

馮主席也是從公社書記過來的,被王書記這麽一說,頓時明白了這些公社書記的心思。

他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說:“這麽下去不行,我得想辦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小李有點不抱希望,去年開會的時候不還刺激了一把這些書記嗎?他們集團人人有獎,最普通的工人都拿了不少錢,這些公社書記卻隻有一張獎狀和毛巾,可有什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