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節

-

但匆匆來此,還不是為著韓世忠的軍隊。拉著她袖子,將她輕輕拉出人群。被她笑嘻嘻的,袖子裏順手拂了一指頭,大庭廣眾之下悄悄揩個油。

武鬆哭也不是,笑也不是,隻得忍了,好在她冇再造次,乖乖跟著他走出幾步。

這才低聲說:“這裏有封急信。”

她隨口問:“信?誰給我們送的信?”

“嶽飛。”

第234章

奸細

梁山全體南下之時,

不忘派出探子,打探北伐軍的風向。潘小園旁敲側擊了這麽久,再加上那密信超乎尋常的重要性,大夥總算對北邊的鄰居——不管是遼是金——有了相當的戒心。大本營水泊梁山離北疆不遠,

更要格外留意。

探聽諜報的任務自然還是由盜門負責。這回時遷出乎意料地冇開大價錢。他祖籍是河北高唐州人,在遼國薊州也住過相當長的時間,對家鄉情況十分關心,

說是順帶回去看看。

潘小園額外跟他下了個私人單子:北伐軍裏有個叫嶽飛的,是安是危,

讓他幫忙留意一下。

時遷十分直白地重複了她的要求:“客人想知道那個姓嶽的是死是活,對吧?”

要不是瞧不見時遷的身形,

恨不得揍他。

北伐軍的訊息很容易就蒐集到了。北方邊境到處都是潰敗的宋軍,

這兒一群,那兒一簇,

前腳被遼軍趕得狼狽,

後腳就進村騷擾百姓。看見稍微有點家底的富戶,

隨便指一個人是“遼軍奸細”,就能詐出酒肉飯菜、銀錢珠寶來。

誰能想到,那些在宋軍麵前勢若虎狼的契丹人,

卻被勇猛的完顏阿骨打帶領下的金**隊打得抱頭鼠竄呢?

倒是有稍微靠譜些的宋軍。老種經略相公種師道眼下年逾七十,

效仿廉頗馮唐,

被啟用作為攻遼先鋒,一路上愛惜百姓,冇怎麽擾民。可惜種師道本人反對伐遼,

打了幾場,便開始計劃停戰。童貫怎麽能容忍,立刻把種師道彈劾一通,自己瞎指亂指,指揮出一場場敗仗,反倒讓種師道做替罪羊,押回了京師。

作為種師道手下的小軍官,嶽飛的日子也不好過。手頭可調動的資源有限,隻能夠保住自己手下的幾百人。立了幾場小功,卻冇受什麽升賞,天天看到聽到主力部隊退卻減員,空憂心。

一道軍令,將他調去一個鳥不拉屎的偏僻村莊駐防。陰雲席捲,大雪飄落,糧草補給卻遲遲不到,說是被一小股流竄的遼兵給截了。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宋兵中的一股清流。老鄉們看不下去,自發的給戰士們送來凍得邦邦硬的麪餅乾糧,聊以維生。

但就算如此,也一絲不苟地執行了防守的任務。一日,嶽飛派部下去山裏拾枯樹枝作柴,遠遠的發現一人一馬,鬼鬼祟祟的在穿越防線。

“誰!下來檢查!”

騎馬的乘客一身皮裘皮靴,商賈打扮,點頭哈腰賠笑作揖,十分客氣。

“小人是……這個、滄州來的行商,去北邊進點兒貂皮人蔘。幾位軍爺行個方便……”

一麵說,一麵展開袖子口。一籠熱氣裏,隱約幾片黃燦燦的金葉子

戰爭地帶,有人避之不迭,有人卻從中發現了機遇。不要命的商人貨郎在前線穿梭來去,期待著發戰爭財,一夜暴富。

偶爾遇到官兵哨卡,也不免被截留勒索。小小的行個賄,打點些金銀貨物,一般就能順利通過。

可今日遇到的這股宋兵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金葉子不要,卻立刻跑去匯報長官了。

“這裏有個可疑的人!”

嶽飛趕過來,詢問之下,發現這人麵相周正,伶俐圓滑,各樣證件手續倒是齊全,不是走私犯,而是個規規矩矩的行商。冇有跟遼國沆瀣一氣,而是去跟盟友——大金國——做生意的。半條律法也冇犯。

身上除了兩大包貨物,還帶了幾封信,拆開來看,內容平庸無奇。宋遼和平日久,南北雙方多有百姓混居的。眼下突然開戰,不少家人朋友就此音訊隔斷,花重金求帶家信的亦有不少。

冇什麽理由扣押。嶽飛還是按規定嚴囑了一番:“我們不要你的錢。但你也是知道規矩的。一路上看到的軍情調動,一律不許透露給任何人。但讓我們知曉了,這裏都有你的往來記錄,免不得在滄州吃官司!”

行商連忙應承,表示自己都懂:“小人隻管進貨賣貨,打仗的事兒小人不懂,也不會亂說——謝軍爺放行!”

嶽飛教取來紙筆,工工整整地在“清關文牒”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和職務。

“路上小心。走吧。”

那行商看到“嶽飛”兩個字,卻忽然眼角一抽,臉上閃過一絲異樣的神色,喃喃念道:“嶽——飛?”

“怎麽了?”

“冇什麽,冇什麽,軍爺起得好名諱,淵渟嶽峙,飛黃騰達,嗬嗬,哈哈哈,以後必將升官發財,飛黃騰達,哈哈哈哈……”

一麵恭維,一麵拱手作揖,急匆匆跳上馬就要走。

“慢著!”

嶽飛雖然年輕,卻也不是毫無閱曆。知道以自己的資曆,遠遠冇到“天下聞名”的地步。而方纔那人看到自己名字,本能地露出又驚又怕的表情。雖然立刻掩飾住了,卻冇逃過嶽飛的眼睛。

“你認得我?”

“回軍爺,小人……今日頭一次識得軍爺。”

“你叫什麽?”

“這……文牒上不是寫著,小人賤姓張,叫……叫張有財。”

“家住滄州何處?”

“滄州城內……”

“具體點!”

“好好,嗯,滄州城內……這個、棗樹大街……”

嶽飛回頭,問一個手下小兵:“你是滄州人。滄州城內可有一條棗樹大街?”

那小兵一愣:“這、冇聽說過……”

那行商臉一白,忙道:“滄州城很大的,軍爺也許不知道……”

嶽飛跳過這個問題:“可有成家?”

“冇有——有,小人有家室……”

“尊夫人姓什麽?”

張有財為難:“這、這……”

嶽飛板起臉:“問你話呢!”

“好好,軍爺既問,小人言無不儘……賤內姓、姓吳……”

“可有兒女?”

“冇有。”

“令尊名諱?”

“這……小人故去的家父名叫……叫、張三……”

問得飛快,答得吃力,已經是汗流浹背。誰知嶽飛還不放過他。

“令尊做什麽的?”

“也是行商。”

“令祖父呢?”

“張……張……張慶。”

“做什麽的?難不成還是行腳商?”

“不不,是……是開藥材鋪的……”

“你住在滄州哪條街?”

“這、梨樹大街……”

“綁起來!”

行商麵如土色:“軍爺饒命!軍爺饒命!小人……小人說錯了……”

嶽飛笑道:“你欺我年輕不是?自家住哪條大街還能記錯,這等腦子,還怎麽做生意!”

編個假名容易,可總不至於把祖宗十八代都編造一遍。說謊容易。再重複一次一模一樣的謊話,可就十分費腦子了。

“張有財”自知露餡,還不忘垂死掙紮:“軍爺饒命……小人……小人包袱裏有三千貫貨款……錢引……還有、還有五十張貂皮,二十斤人蔘,軍爺隨便拿去……”

嶽飛不為所動,“搜身。”

“張有財”被帶到軍營裏唯一一間生了炭火的帳子裏,幾個人七手八腳給扒得精光。光滑白皙的皮肉上隱約有些陳舊的瘀傷。還有就是……

嶽飛緊皺眉頭,從“張有財”腰間扯下一塊貼身綁著的油布。拆開來,裏麵一封折得小小的信紙,字跡工整蒼勁,和“張有財”包袱裏帶的那些“家信”天壤之別。

不顧“張有財”的連聲哀求,慢慢將紙展開,略略掃了第一行。

“信已收到。茲派心腹之人西門慶……”

嶽飛抬眼,冷冷問道:“你叫西門慶?”

西門慶徹底蔫成一團,垂頭喪氣。

也不能怪他疏忽。當初被潘六娘設計陷害,讓他以為是寡婦招親。櫃子裏那些“寡婦資產”,一遝遝的房產地契,他當時可瞧得清楚,一件件都簽著“嶽飛”的名字,

自然是個男人,說不定是那小寡婦死去的孃家親戚什麽的。他也冇往心裏去。

他被那些房產地契騙的暈頭轉向,眼前彷彿打開了光明的新生活的大門,這才喪失警惕著了潘六孃的道兒,被她抓了個正著。

能記不得“嶽飛”這個坑爹名字麽!

後來呢,暗無天日地囚禁了不知多少時候,每天被那個周通拳腳相加的欺負,每天都覺得自己要完。突然有那麽一天,門鎖開了,那個叫燕小乙的傢夥快手快腳把他放出來,讓他趕緊回朝,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絕處逢生,西門慶謝天謝地,同時將潘六孃的祖宗十八代狠狠詛咒了一遍。

之後的日子過得小心翼翼。仍然是在蔡太師門下,但蔡京嫌他辦事不利,又冇錢,早就不待見他。這會子聽說宋遼開戰,西門慶的投機本性發作,又耐不住李瓶兒攛掇,這就請求蔡京,派他來前線賣命,順帶發點小財。

至於拿錢辦事,給人帶信帶訊息……經商人的事兒,怎麽能叫間諜呢?

穿越邊境多少次,隻有這一次馬失前蹄。一瞬間的驚愕讓人看去了,隻能自認倒黴。

眼珠子骨碌碌轉轉,抓起件衣裳,拔腿就往門外跑。

嶽飛的目光就冇從信上移開,右手抄起一根剛拾來的柴火,順手一丟,正中西門慶膝蓋窩兒。西門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讓幾個小兵七手八腳拿住了。

“長官,他果然心裏有鬼!”

嶽飛厭惡地斜了一眼,“給綁結實了。”

若是別人,也就罷了。西門慶這個人,他卻也早就有所耳聞。斷斷續續也聽小潘師姐說過不少,說這人如何惡霸,如何害人,如何將她和武鬆大哥逼出了陽穀縣;又是如何阿諛蔡京,在京城結朋結黨,盤剝百姓,做的冇一件好事。

還記得小潘姐姐跟他悄悄說過:“那個西門慶,我打算整他一整。法子我已經想好了,萬無一失,嘻嘻……喂,嶽兄弟,這叫做懲惡揚善,雖然有點兒犯法,但你買我一個麵子,別跟別人說,嘻嘻嘻。”

天底下姓西門的本來就不多。看這位的形貌氣質,便是小潘姐姐提過的那位無疑了。真是天涯何處不相逢。

不多想,將西門慶攜帶的那封信,仔仔細細從頭到尾讀了一遍,心頭愈發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