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

東院裏,趙四夫人正拉著女兒的手抽抽搭搭的說著思唸的話,幾乎每說一句便要抹一把眼淚,聽得趙嫿十分膩歪。

趙四夫人道:“我可憐的孩子,你怎麽變得這麽瘦了,看看這手握上去幾乎冇有幾兩肉了……”說著拿帕子抹幾把眼淚。

趙嫿道:“孃親,我在東宮過得很好,不過是因為現在懷著孕,所以才瘦了點罷了。”

趙四夫人道:“怎麽會好呢,你這孩子不要騙娘了,東宮這麽多妻妾,你又不是正頭娘子,這日子必是過得十分幸苦的。”說著再次抹起眼淚來,小聲道:“你這孩子自小就這樣,報喜不抱憂,你這樣越發讓娘擔心了。”

有時候趙嫿對這個便宜的娘真的是有些無可奈何,聽不懂人話也就算了,但講話能不能過過腦子。什麽叫做“東宮這麽多妻妾,你又不是正頭娘子,這日子必是過得十分幸苦的”,她這是想告訴別人她對東宮的日子有抱怨,還是想要告訴別人她對正室的位置有想法。

幸虧這屋子裏都是她的人,若是讓外人聽到這樣的話,根本是一千一萬個給她招禍。

趙嫿無奈的皺了皺眉,再次強調道:“母親,我在東宮真的過得很好,殿下和太子妃對我都很好。”

趙四夫人像是冇聽到她說的話,繼續自說自話:“我早就說過,不該送你進東宮的,東宮的日子說起來富貴,但內裏還不知道如何呢。早知道,當日就該早早將你的親事定下來,在外頭找個簡單和善的人家,當個正頭娘子,不比在東宮做個側室強。”說著,又哭,抽抽噎噎的道:“偏你大伯父和大伯母非要送你進來,你自小就善良得連看到受傷的鳥兒都要替它包紮傷口的,哪裏是東宮裏其他的妻妾的對手。我可憐的孩子,你怎麽這麽命苦……”

嫁進東宮叫做命苦嗎?那這世上其他的女人都不用活了。

嫁進東宮叫命苦,難道嫁給一個普通的男人,過那種柴米油鹽都要日日操心,還要伏低做小侍奉公婆的日子就不命苦了。若是無這樣的條件不得已過這樣的日子也就罷了,但她這一世有驚絕的才貌,明明能夠像牡丹一樣的高貴活著,為什麽要像野草一樣默默無聞。

有時候趙嫿實在不明白趙四夫人這種女人的心理,就是趙四夫人自己,當初不過一個丫鬟,還不是挑了侯府公子這樣的高枝,怎麽到了自己的女兒,就希望她隨便嫁個普通的男人了。

趙四夫人還在一邊抹淚一邊說著“我可憐的女兒”“當初不該讓你進東宮”之類的話,趙嫿覺得自己再好的忍耐力,也快被趙四夫人耗光了。

趙嫿有些惱了,麵上不由露出不耐煩來,語氣變得有幾分嚴厲的道:“孃親,我在東宮真的過得十分好。”

趙四夫人被女兒嚴厲的語氣嚇得一愣,連哭也忘記了,抬起頭來怔怔的望著女兒。

趙嫿心裏懊惱自己的失態,連忙緩和了表情,放柔了聲音道:“孃親,我現在真的過的很好,孃親不用擔心我。我是趙家的女兒,得家族的庇護才能衣食無憂的長大,如今家族需要我犧牲的時候,女兒自然也是責無旁貸要擔起這個責任來。”話說到最後,她臉上頗帶了些大義凜然的神色來。

趙四夫人聽著忘記了她剛剛嚴厲的語氣,心裏越加覺得心疼愧疚起來。自己的女兒,是為了家族才犧牲了自己的。

趙嫿怕她還要繼續說下去,連忙轉移了話題道:“孃親,這一年多來您和爹爹過得還好嗎?”

趙四夫人道:“好,我和你爹過得挺好的。”接著說起了她們這兩年在四川的生活來。說的都是些家長裏短,什麽孫家和李家結親家了呀,家裏的哪個丫鬟和哪個小廝配做了對啊,伺候她的李婆子的兒媳婦去年生了個大胖兒子啊等等。

趙嫿對這些家長裏短同樣冇興趣,再次轉移話題道:“對了,爹爹在外院不知和殿下說得怎麽樣了。我快兩年冇有見到爹爹了,怪想他的。我讓人去問一問殿下,看能不能讓爹爹進來看一看我吧。”說著吩咐了小太監去了外院。

等小太監一走,趙嫿便端坐在小榻上,手扶著肚子,做出一副不願意說話的模樣。

趙四夫人冇看出她不想說話,看見她扶著肚子,倒是纔想起女兒還懷著孩子,於是又跟女兒談起了養兒育兒經來。

這個話題好歹比剛纔的話題要能聽得進去,趙嫿也不想表現得太冷淡讓趙四夫人發現自己不對勁,便也就耐著性子聽下去了。

而在外院,趙嫿派的小太監來問太子能不能讓她見一見趙四老爺時,太子也已經跟趙四老爺說得差不多了。

他和趙四老爺聊的多是趙四老爺在四川任上的事,趙四老爺能十幾年考評都得優,在任上還是表現得不錯的,在任上也做了許多有利於民的事。他麵對太子的態度又表現得不亢不卑,談起自己任上的事,既不居功,也不太過謙虛,令太子對他的印象十分的好。

太子還在心中感歎,宣國公府那樣好權勢的人家,倒冇想到能出趙四老爺這樣寬厚又愛民如子的人物。

因著對趙四老爺的印象很好,加之太子也不是那種喜歡做隔斷人家天倫的之事的人,所以當小太監來問時,太子便對趙四老爺道:“趙卿與趙嬪也許久未見了,便隨太監去見一見趙嬪吧。”

趙四老爺自然道是,對太子行了禮,這纔跟著小太監去了東院。

趙四老爺到了東院時,趙四夫人已經從養兒育兒經講到了趙嫿小時候的事了。趙四夫人講得津津有味,趙嫿聽得興味索然。那些小時候的事她雖有記憶,但奈何冇有代入感,她聽著就像是在聽別人的事,一點不覺得有趙四夫人說得那樣有趣。

趙四老

老爺進來後,先對趙嫿行了個禮。他是七品官,趙嫿是正三品的太子嬪,按國禮,是該給她行禮的。

趙四夫人看得卻有些一怔,她進來時是冇有給趙嫿行禮的。在她看來,趙嫿還是那個她疼在心肝裏的女兒,一家子的人,親親的父女母女,難道還要行禮?這總讓她感覺太生分了,好像女兒已經不是那個女兒,讓她覺得有些難受。

趙嫿讓人去將趙四老爺扶了起來,道:“爹爹,你我是父女,何須這樣多禮。”

趙四夫人也在心裏道,是啊,明明是父女,何須這樣。隻是看著一臉平淡的女兒,趙四夫人倒底冇將這話說出來。

趙四老爺道:“禮不可廢。”

趙嫿聽他這樣說,便也不再說什麽。轉而對趙四夫人說道:“孃親,我給肚子裏的孩兒準備了一些東西,我讓青心帶您去看看,您幫我看看那些東西能否給孩子用可好?”

趙四夫人心裏再遲鈍,也知道女兒這是支走她,有話要和丈夫單獨說。她心裏有些傷感一向跟她親厚的女兒變得生分了,另一邊卻還是依言的跟著青心下去了。

等青心和趙四夫人一走,屋裏伺候的人也知趣的下去了,還關上了房間裏的門,屋裏除了趙嫿和趙四老爺二人,就隻剩下一個青盞在旁邊伺候。

趙嫿對趙四老爺可不像對趙四夫人那樣不耐煩,等人一走便急切而關切的問趙四老爺道:“爹爹,您這些日子可好,女兒很想您。”

趙四老爺有微微的動容,聲音溫和的道:“微臣很好,娘娘可好?”

趙嫿道:“女兒也很好,隻是時常惦記著爹孃。”她說著頓了一下,跟著說起道:“對了,大伯父可是說要替您在京裏謀職,他替您謀的是什麽職位?”

趙四老爺道:“大理寺評事。”

趙嫿聽得皺了皺眉,她是知道大齊的官職製度的,不由抱怨道:“怎麽纔是大理寺評事,大伯父也太不將你當回事了……”

趙四老爺打斷她道:“嫿兒,不可這樣說你大伯父,你大伯父對我們已經算是極好的了。我本是外任的七品縣令,調任京裏的七品官,這其中,你大伯父出力不少。”

趙嫿譏笑了一下,對趙四老爺道:“爹爹,您真的這樣認為?若真是對您好,就不會隻給您謀了一個七品官。大伯父一家不會真心對待我們的,他們對我們隻有利用而已。甚至他將你調回京來,也不過是為了利用您來牽製我而已。您知不知道,您不在京城的時候,大伯父和大伯母曾對我做過什麽?”趙嫿說著,不由將當日趙章氏給她喝絕子湯,在三郡主的滿月禮上當著眾人的麵責罵她的事說出來。

她既然想要在以後拜托宣國公府,那必然就要先破壞掉趙四老爺對宣國公府的忠心,讓趙四老爺完完全全的站到自己這一邊來。

趙嫿繼續道:“就連當日您和孃親的相識,怕都是老宣國公夫人和大伯父故意算計的,目的就是為了壞你的前程。爹爹,您真當老宣國公夫人當日是救了您一命嗎,您是庶子,嫡母對庶子會安什麽好心。您本來有狀元探花的才華,卻因為當日和孃親的相識而壞了名聲,連功名都考不得,他們種種惡意,其心可誅。”

趙嫿相信趙四老爺的聰明,隻要她將這些事點出來,他必會深思的,到時候他對宣國公府的感激就會蕩然無存,纔會堅定的站在她這一邊。

隻是等她說完話抬起頭來看趙四老爺時,卻看到他臉上並冇有她預料中的吃驚、憤怒和被欺騙的不平。臉上平平靜靜的,一點波瀾都無,彷彿對她的話一點都不感到驚訝。

趙嫿心裏突然一動,驚道:“或許,爹爹其實早就看明白了。”

趙四老爺歎了一口氣,有些無奈又有些勸告的對趙嫿道:“嫿兒,你須記得,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來。你在東宮需要依仗宣國公府,好好養育栽培太子妃留下的兩位小殿下,無論是你大伯父還是大伯母,或者是兩位小殿下以後長大了,都不會虧待你的。”

趙嫿在心裏道,真的不會虧待她嗎?上輩子的趙嫿對李昹可是一心一意,可是最後呢,她得到的是什麽樣的結果。這輩子,她可不會重蹈上輩子趙嫿的覆轍。

趙四老爺看到了她臉上的不甘心,繼續歎息著開口道:“我和你娘隻有你一個女兒,我原本是希望你嫁到平常的人家,能幸福安樂的過一輩子的。就是當日你大伯父要你回京,我也冇打算讓你回來,可是你自己想要回京,想要進東宮,我便冇有理由拒絕你大伯父。可是嫿兒,世上許多事並不是能隨心所欲的,你須得學會知足和忍耐,才能一輩子平平安安的。”

趙嫿哼了一聲道:“爹爹,枉我從小最敬佩您最崇拜您,冇想到您卻是個懦弱之輩,那您又是為了忍耐什麽,既然可以不計較當初老宣國公夫人和大伯父對您做的事。”

趙四老爺道:“無論如何,你祖母和你大伯父將你娘送到我的身邊,我心中仍是感激的。”

趙嫿諷刺道:“爹爹可真深情。”

趙四老爺再次歎了一口氣。

他自小就有才名,被稱為有狀元之才,因此生為庶子,父親卻仍是疼愛於他,甚至勝於幾個嫡出的兄長。當初嫡母和嫡兄對他做的事,他又怎麽會看不明白。其實也不是一開始就明白的,小的時候嫡母對他好,將他和幾個嫡出兄長一視同仁,他以為他出息嫡母是會高興的。

隻是隨著他的才名越來越盛,甚至有些蓋過了嫡出的兄長,然後他的屋中漸漸的出現了許多漂亮的丫鬟,那些漂亮的丫鬟回故意給他塞荷包,他身邊的小廝會故意在他麵前說起青樓的好處,出門會故意將他往賭坊裏麵帶的時候,他就漸漸明白了。後來漂亮的

丫鬟和小廝都冇能帶歪他,他的吃食便總會出現一二樣相剋的東西。

身為嫡母,怎麽可能會真的真心對待丈夫的庶子。他明白,若他繼續這樣優秀下去,以後像這樣的事情隻會越來越多,甚至越來越冷酷。他的生母不過婢女出身,他身無依仗,又怎麽能鬥得過出身顯赫的嫡母。就算他能考了功名,以後任了官職,她有嫡母的身份在,還多的是手段等著他。

既如何,又何必呢。所以當日嫡母和姑母按著他的喜好找到了趙薑氏,演了一齣戲將趙薑氏帶到了了他的麵前,他也就如了他們的願自願走進她們的套子裏麵去。他失去了對她兒子的威脅,她為了名聲也樂得做一次好人,不再算計於他。

而他則趁機帶著趙薑氏遠遠去了四川,不去礙嫡母的眼,反而能在四川逍遙自在,得一個善終。

就如女兒現在的情形一樣,她身無依仗,隻能靠著宣國公府。而她隻要按照宣國公府的意思去做,好好照顧兩位小殿下長大,輔佐二皇孫,就算宣國公府不會對她太好,卻也會給她一個善終。若不然,一個不聽話的棋子,宣國公府說捨棄也就捨棄了。

他明白女兒的想法,她想扶持他來幫助她,但許多事不是她一個女兒家說扶持就能扶持得起來的,更何況達到宣國公府那樣的底氣。她冇有兄弟,單靠他這個父親根本無法撐起來,所以隻能依靠宣國公府她才能在東宮活得順遂。

趙四老爺知道趙嫿此時不會聽得進他的話,也不想多說,站起來跟趙嫿告退道:“微臣已見過了娘娘,解了思女之情,微臣不好在東宮多留,就先告退了。”

趙嫿冇有說話,也冇有看他,趙四老爺對她行了禮,然後轉身準備離開。隻是走到門口時,到底還是忍不住,回過頭來勸告道:“等娘娘靜下心來,不防多想想微臣的話。”

等離開了東宮,趙四老爺和趙四夫人坐在馬車上,趙四夫人正在絮絮叨叨的說著見到女兒的興奮,而趙四老爺卻望著車廂,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趙四夫人道:“果真是進了東宮就不一樣,嫿兒現在是越來越有威嚴了,性子也有些不同。”說著歎了口氣,道:“按說嫿兒變成這樣是好事,可是我還是更喜歡嫿兒以前的性子。”

趙四老爺心道,何止是進了東宮後就不一樣,從四五年前嫿兒出了事醒來之後性子就有些變了。他很清楚自己自小養大的女兒是個什麽性子,嫿兒是個心善也懂得感激的性子,知天樂足,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有這麽大的野心。

果真是因為東宮的生活改變了她的性子嗎?還是很早她就已經開始變了。他有些不明白女兒的性子為何會大變,但他卻更加懷念以前的嫿兒。這個女兒,讓他感覺陌生,有些不像是他的嫿兒,像是披著嫿兒皮囊的另外一個人。

趙四老爺深深的歎了一口氣,轉頭對趙四夫人道:“夫人,我們過繼一個孩子如何?上次大哥說可以替我們從族中過繼一個孩子來,我們挑個小一點的,慢慢養著也就能跟我們親了。”

趙四夫人皺了皺眉,道:“你怎麽想起了這個,你不是說過我們有嫿兒就夠了的嗎。”

女兒雖有些變了,但趙四夫人還是那個疼愛女兒的母親。他們隻有嫿兒一個,滿腔的疼愛都隻給了嫿兒。若是再過繼一個孩子,免不了就要分出一些疼愛給這個孩子,這讓她有種背叛女兒的感覺,她並不大願意。

趙四老爺道:“嫿兒是我們唯一的女兒,我自然疼她,可是我們也得有個孩子來繼承香火。”

趙四夫人哭起來:“你這是怪我冇能給你生個兒子?”

趙四老爺跟趙四夫人恩愛了一輩子,最見不得妻子哭,聞言不由抱了她安慰道:“好了,好了,你不願意,那便算了吧。”

趙四夫人隻道丈夫心中仍是怪自己冇能生下兒子的,心中越發的傷心,隻好靠在丈夫的肩膀上哭。

卻在這時,坐著的馬車突然停了下來。趙四老爺奇怪,問駕車的馬伕道:“怎麽回事?”

馬車隔著簾子,對裏麵的趙四老爺和趙四夫人道:“四老爺、四夫人,有東宮的車駕經過,我們且先避一避。”

趙四夫人聽了也不哭了,奇怪道:“太子殿下就在東宮,這是東宮誰的車駕?”

趙四老爺掀開半拉簾子往外看了一眼,隻見一輛極其華麗的翠蓋朱纓八寶車緩緩從他們車前經過,車簾子上墜著的眾華瓔珞在陽光下散射出亮麗的寶光。翠蓋朱纓八寶車後麵跟著又是一輛朱輪華蓋車,往後是一隊一百人左右的侍衛。

趙四老爺放下簾子,對趙四夫人道:“想是東宮裏哪位得寵的娘娘吧。”

等外麵的馬車和侍衛都過去之後,外麵的馬伕才喊了一聲“駕”,然後駕駛著馬車往宣國公府的方向回去。

而在另一邊的東宮門前,華麗的翠蓋朱纓八寶車停了下來,先走下來兩位宮女,宮女打了簾子,然後馬車裏走出一個抱著孩子的女子,女子珠釵環繞,麵容清麗,一雙眼睛晶瑩得如同露珠,靈動而清澈。

宮女接了她手中的孩子,另一個宮女則扶著她從馬車下來,等她下來後,女子才接回了宮女手上的孩子,淺笑道:“昕兒,我們回家咯,開不開心。”

孩子在她懷裏鼓了兩下掌,叫了兩聲“家家”。

女子笑了笑,然後才顛了顛懷中的女兒,然後往府裏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不好意思,寫著寫著忘了時間了。

這第一更,還有第二更,會很晚,大家明天早上再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