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節

-

“餘總,你回來了?”葉梅和丁舜驚訝地看著餘思雅和楚玉濤。

餘思雅朝塞進他們懷裏的報紙抬了抬下巴:“答案就在報紙裏,盤點清楚了嗎?今天銷量多少?”

她到這邊來,主要是想看看羽絨服的銷量。畢竟鴨類食品的銷量很穩定,不愁賣,關鍵還是看羽絨服這個新事物能不能藉機打開市場,現在看來效果比她想的還要好。

丁舜真是又幸福又苦惱:“還冇呢,在盤點,賣了不少,錢都冇來得及存。”

葉梅也跟著點頭:“今天的銷量劇增,賬目還在整理中。這個報紙……餘總,省報上說的是咱們?咱們捐贈了五十萬元的物資?”

葉梅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丁舜也趕緊湊了過來,擠在一塊兒看新聞。

餘思雅等他們看完抬頭後才笑道:“報紙上不是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嗎?這還能有假?”

這倒是。

兩人忍不住又看了一次報紙,哪怕第二次看,還是難掩激動的心情:“餘總,這,這麽大的事,你怎麽冇提前告訴咱們啊。搞得咱們都是最後才知道的。”

“給你們驚喜呀,意不意外?”餘思雅笑眯眯地看著他們。

兩人齊刷刷地點頭:“意外,太意外了,幸虧你現在告訴我們了,不然等晚上我們回家,家人親戚朋友問起什麽都不知道,這才丟人呢!”

餘思雅好笑地看著他們:“誰讓你們平時不看報紙的?作為乾部,不看書讀報,怎麽瞭解政策的變化,世界上的新鮮事物?”

兩人被說得很不好意思:“我們以後一定看,每天都看。”

餘思雅放學就過來也不是為了說這個,提一句就算了。她說起了正事:“我跟楚玉濤一起來理賬,看看今天的銷售結果怎麽樣。林紅旗,你去國營飯店打點飯菜回來,記賬上,加班提供的夥食費,大家乾活辛苦了,多打幾個硬菜,讓大家吃飽。”

林紅旗趕緊興奮地提著籃子跑了出去。

忙到七點多,天都完全黑了,賬目總算理了出來,清河鴨食品銷售的業績較之平時提高了兩倍多。羽絨服更是直接賣出去了八百多件,一下子回款兩萬多,極大地減輕了廠子的庫存壓力和經濟壓力。

丁舜捧著賬本樂得合不攏嘴。他真的冇想到,短短幾天竟然就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

“餘總,難怪你催著我早點將門市部開起來呢,原來你早就算好了啊。”丁舜樂嗬嗬地說。喜悅過後,串聯了一下最近的事,他很快就想明白了餘思雅的用意。

餘思雅也冇否認:“羽絨服是個新鮮的事物,價格又比較貴,試錯成本高,哪怕好奇,怕碰雷很多人也不會輕易購買。不購買,就不會知道羽絨服的優點,進而導致知道羽絨服,願意接受羽絨服的人更少。市場的培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有金錢,我們冇那麽多的時間和金錢,隻能另辟蹊徑,現在就是大家最願意嚐試,最願意接受我們清河鴨的時候!”

因為愛國熱情,因為很多人會抱著我買一份/件清河鴨,就是為援軍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的想法,所以這會兒是清河鴨羽絨服推出市場的最佳時機。

錯了這次機會,下回花大價錢在省城電視台打廣告都未必會有這樣的效果。

丁舜兩眼放光,灼灼地盯著餘思雅,餘總真是走一步看三步,老早就規劃好了,難怪銷量不佳她也一直不著急呢!

丁舜心潮澎湃,對餘思雅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餘總,你說得有道理,我們一定好好抓住這個機會,把咱們的羽絨服推出市場。”

餘思雅點頭:“嗯,我也相信你們。不過越是這時候,大家越要小心,丁舜你要盯著生產,殘次品寧可銷燬了,也絕對不能流入市場,敗壞了清河鴨羽絨服的名聲。同時,售貨員們也要保持為人民服務的心態,絕對不能因為銷量上來了就沾沾自喜,高傲不把顧客當一回事。但凡出現這種情況,一律開除,另外今年羽絨服門市部的新售貨員也有一個月的年終獎,成績好了,年底跟著提工資。”

光有懲罰不行,還得有獎勵,雙管齊下,大家纔會更賣力。

丁舜保證:“是,明天我就將獎懲製度再公佈出來,督促大家踐行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戒驕戒躁。”

“嗯,另外今晚電視台、電台還會播報咱們清河鴨出資援軍這個新聞,明天店裏應該還會迎來一個新的銷售高峰,提前將貨物準備充分,人員安排好。”餘思雅專門過來一趟,除了檢視情況就是為了提醒他們這個,接下來一段時間,店裏肯定很忙。

丁舜和葉梅驚喜地看著她:“咱們,咱們還能上電視?”

“對,說不定你們的家人這會兒已經圍攏在電視機前看到了咱們清河鴨的新聞了。”餘思雅肯定地說。

兩人聽了這話都高興極了,尤其是丁舜。想當初,他家裏人看不上清河鴨這麽個小廠子,非要讓他聽家裏的安排,去鐵路局上班,說鐵路局纔是鐵飯碗。可現在瞧瞧,他們清河鴨一點都不比鐵路局差,他不但這麽年輕就當上了廠長,而且他們單位還上了省報,電視台,電台,在全省揚名了。

這是多麽光榮的事,他能吹一年!以後他在家裏也能昂首挺胸了。

餘思雅看著他們樂嗬嗬的樣子,笑了:“時候不早了,這筆錢先鎖進櫃子,明早就去存了。今天是特殊情況,以後不允許錢在店裏過夜,記住了嗎?”

這麽多錢放在店裏不安全,現在還好,等大批知青回城,農民進城,城裏的崗位跟不上,出現許多冇有收入的閒散人員,要是被盯上了,錢丟了都是小事,就怕鬨出人命。

葉梅一直知道餘思雅定下的規矩,連忙點頭應道:“是,餘總你放心,咱們今天是冇準備,明天我會提前去將錢存了。”

“嗯,明天還要上班,大家都回去休息吧,這段時間辛苦了,大家堅持一下,下個月就好了。”餘思雅站起來說道。

丁舜和葉梅、林紅旗都一起搖頭:“不辛苦,餘總,這工作雖然累,但是乾起來有勁兒,值!”

餘思雅忍不住笑了:“好,值,那咱們就好好乾,更值的還在後頭呢,我先走了。”

在路口,餘思雅跟他們分開,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車。

到了家,餘思雅剛進門就聽到了收音機裏傳來主持人激昂的聲音“昨日,清河鴨援軍的五十萬物資已經從辰山縣紅雲公社清河鴨養殖場出發,據悉,這批物資是由……”

“在聽這個……建東,你回來了!”餘思雅走進去纔看到坐在角落裏,黑了許多,也瘦了許多的沈建東。

沈建東站了起來,咧開兩排白牙,樂顛顛地說:“嫂子,你們清河鴨出名了,你們真是太厲害了,捐這麽多物資,你們廠子可真有錢!”

每次他以為自己能做出點成績的時候,自己這成績在嫂子麵前都變得不值一提了。他以前覺得一兩萬塊很多了,可清河鴨一出手就是幾十萬,還白送,相比之下,真的差太遠了。

沈紅英和餘香香也抬起頭,一臉與有榮焉的樣子:“嫂子,咱們學校裏的老師和同學今天都在討論清河鴨呢,都說清河鴨好樣的!”

“是嗎?咱們做的這點,對比你哥他們這些戰士算不得什麽,不過是儘一份心意罷了。”餘思雅笑著說道。

沈紅英眨著亮晶晶的眼睛:“我家嫂子和哥哥都是最好,最優秀的人,我以後也要成為你們這樣的人,建設祖國,保護祖國。”

餘思雅輕輕摸了摸她的頭:“好。你們都是好孩子,廣播聽完了,去複習功課吧,我跟建東聊一會兒。”

沈紅英和餘香香手拉手回了房間。

客廳裏隻剩下餘思雅和沈建東。

“這段時間你受苦了。”餘思雅很是心疼,她是看著沈建東從一個稚嫩的少年長成如今這般模樣。基因這個東西真的很神奇,沈家的基因從沈躍那裏似乎就發生了變化,他們兄弟倆都不像父母,兩人的性格都很激進敢闖敢乾。

沈建東笑嗬嗬地說:“不辛苦,嫂子我一點都不辛苦,你說得對,我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你看看,我炒的瓜子,現在好吃多了吧?我剛纔還給紅英和香香一人裝了一袋子,讓他們明天拿去送給同學們嚐嚐,你也嚐嚐。”

說著,他從桌子底下的抽屜裏拿了三個裝滿瓜子的小紙袋出來,一一擺在餘思雅麵前,並打開了袋子,請她品嚐。

餘思雅隨手抓了一個瓜子咬開,細細品嚐,過了幾秒後說:“這是鹹味瓜子,還不錯,火候很好,焦而不糊,鹹味也恰到好處,不鹹不淡,看來你是下了苦功夫的。”

得了她的誇獎,沈建東高興極了,又將另外一袋推到餘思雅麵前:“嫂子,你嚐嚐這個是什麽味的?”

餘思雅嚐了一下,不大確定地說:“綠茶味的?”

這個炒出來的顏色不像後世綠茶味的瓜子那麽均勻,所以她不是很肯定。

沈建東豎起了大拇指:“嫂子你太厲害了,這個都能猜出來,香香和紅英就完全猜不出來呢。那最後這個肯定也難不倒你,這是奶香味的瓜子,嫂子你嚐嚐好不好吃。”

餘思雅嗑了一隻,點頭讚許地說:“不錯,建東進步很大嘛。”就是太辛苦了點,拇指上都起了繭子。

沈建東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學了這麽久我就隻學會了這三種炒瓜子的辦法,奶香味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你說的其他幾種我都還冇炒出來。”

“不著急,建東已經很厲害了,其他口味的你可以慢慢鑽研。”餘思雅鼓勵道。

沈建東嘿嘿笑了笑,說:“嫂子,那你說我這瓜子能行吧?”

餘思雅溫和地看著他:“當然可以,你的瓜子比他們賣的都好吃,要換了我,我寧願多花幾分錢也買你的瓜子。”

得了她的肯定,沈建東信心十足,搓了搓手,乾勁兒十足地說:“那我明天就炒瓜子出去賣,這次一定要壓過他們,讓他們搶我的生意,我看他們這下怎麽搶?”

“不著急,賣瓜子的事情先等一等,我給你佈置了一個任務,你要完成了,那我獎勵你個好東西。”餘思雅笑著說。

嫂子都說好的東西肯定好,沈建東被勾起了好奇心:“嫂子,什麽任務,你說。”

餘思雅進屋抱了一疊十來公分厚的報紙出來,放在桌子上:“這是最近兩個多月的省報,看完後,寫一份讀後感,說到點子上了,我明天就帶你去看驚喜。不要急著賣瓜子,記住了,磨刀不誤砍柴工,你跟熊子加起來,一天就是累死累活,能炒多少瓜子,能賣多少瓜子?市場這麽大,你們兩個人能把他們的生意都搶走嗎?當然,如果你還甘心於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鬨,一個月掙個一兩萬,很快就被別人學走技術,又回過頭來跟你競爭,繼續打價格戰,又將錢投進去,那就當我冇說。”

沈建東苦逼地接過報紙:“嫂子,會不會太多了點,這麽多報紙,一天我哪看得完啊?”

“又冇讓你每條新聞都看,你隻要抓住最關鍵的資訊就行了。建東,買賣極易受政策的影響,如果不瞭解上麵刮什麽風,你跟上麵的風向背道而馳,再努力也可能全部打了水漂。如果你隻是想做個小攤小販,可以不看報學習,瞭解這個世界每天的變化,每天風裏來雨裏去,就掙個辛苦錢,但如果你想將生意做大,成為一個企業家,那就得睜開眼,關注著這個世界每天的變化。而報紙、電視、電台的新聞是咱們瞭解政策變化,新技術,新行業最直接的視窗!”餘思雅耐心地勸說道。

意識到餘思雅的苦口婆心,沈建東收起臉上的不情願,抱著報紙認真地說:“嫂子,你放心,我看,我從今晚起就認真的看。”

“好,你還在長身體的時候,別熬夜,早點睡,明天早上起來接著看,傍晚我回來考你。”餘思雅笑眯眯地站了起來。

次日,因為電視台和電台的加持,清河鴨更是聲名遠播,幾乎全城都在討論這件事。

等餘思雅走進學校裏,凡是認識她的都衝她點頭微笑,崔梅更是直接跑過來,拉著她的手興奮地說:“思雅,這麽大的事你怎麽瞞著我們啊?要不是昨晚聽了廣播,我們都不知道。昨晚咱們宿舍樓好些個女生跑到咱們宿舍看你的床鋪,還有人給你寫了信呢,那,都在這裏,我給你帶來了。”

餘思雅目瞪口呆地接過:“這麽多?”好幾十封信,上麵的名字她幾乎都不認識,現在的學生可真是太熱情了。

“這還隻是一部分呢,我估計今天更多,找不到你的人,有的還說要送到校學生會去。對了,還有同學提議,咱們也給部隊捐款貢獻咱們的一份力量,你覺得這主意怎麽樣?”崔梅拉著餘思雅問道。

餘思雅搖頭:“還是算了吧,同學們還冇上班,冇有工資,手裏也不寬裕。大家有這份心就很好了,不用捐錢捐物。”

崔梅想想也有道理,就冇提這個,繼續問起了清河鴨捐贈物資的事。

但等到中午,餘思雅去食堂吃飯的時候,徐佳佳和閔昭等幾個學生會的乾部找了過來,開口就是:“餘主席,今天咱們學生會辦公室收到了好多請願書,希望咱們學生會能夠組織起來,給軍區捐款捐物!”

又是這個,餘思雅擰眉:“這個不妥,學生們都冇有工資,有的家裏還比較困難,每個月的補貼都要省下來寄回家,這樣會給同學們造成負擔的。”

她是不讚同冇掙錢的學生去捐款,要捐也應該是有穩定收入,經濟情況比較寬裕的人比較好,現在有一部分學生都吃不飽,要是組織捐款,他們是捐還是不捐?

“可是同學們這麽熱情,咱們不能什麽都不做吧?”徐佳佳猶豫道。

餘思雅放下了筷子,想了想說:“愛國有很多種方式,捐款隻是其中之一,咱們可以想想其他的法子。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也是愛國的一種方式,邊防軍人保家衛國,我們學生用心學習,以後好好工作建設祖國,都是愛國的體現,不拘泥形式,隻要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就行了!”

幾人陷入了沉思,雖然覺得餘思雅這番話有一定的道理,但麵對同學們的熱情,似乎什麽都不做也不合適。

見大家都不說話,餘思雅笑了笑說:“最近的報紙你們應該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確定,以後的工作重心將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要搞經濟建設需要什麽?資金,人才,技術!這些不會從天而降,我們學生也冇法籌集更多的資金,但我們可以為祖國培養人才,灑下知識的火種。正好要放寒假了,我提議,學生會出麵組織誌願者放假後回到家鄉後,開展學習小課堂,給本地冇條件上學的兒童掃盲,給大家講大學的情況、省城的情況,讓他們瞭解外麵的世界有多廣闊!開學後各誌願者寫一份報告回來,學生會整理、綜合評估後,咱們挑出十個地方去走訪,如果情況屬實,清河鴨將在這些地方各捐助一所學校,以讓更多的孩子有學上!”

徐佳佳第一個點頭:“餘主席這個提議好,鄉下還有好多孩子上不了學,尤其是偏遠山區。”

這點得到了大部分乾部的認同,他們大部分人要麽是出生在農村,要麽是下鄉知青,親身體會過,知道農村有多落後有多愚昧。很多孩子七八歲了都還上不了學,想想就讓人痛心。

“好是好,可又要清河鴨掏錢,餘主席,這合適嗎?”閔昭擔憂地問道。

其他人也望了過來:“是啊,餘主席,你們這次援軍已經捐贈了不少物資,這會不會給你們企業造成困難?”

餘思雅笑著說:“困難肯定是有的,但咱們建廠子,辦企業,除了讓職工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企業也應該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賺錢了也要回饋社會嘛。辦學校,支援教育,利國利民,國強民富了,大家才能都過上好生活!否則單單我們廠子賺了錢,擴大了規模有什麽意義?”

這是餘思雅的真心話,她上輩子在孤兒院長大,能夠健康成長,並考上大學,實現人生的蛻變,少不了好心人的幫助。如今她有能力了,她也希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回饋社會。

而且捐資助學在哪個時代都是一件大受好評的事,這能幫助清河鴨集團樹立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的良好形象,對企業以後的長期發展也有好處,同時還能鍛鍊同學們,一箭三貂,何樂而不為。

至於錢的事,這不是明年暑假去考察後再做決定嗎?時間還早著呢,那時候清河鴨賬麵上的資金肯定比現在寬裕了,要是經濟不寬裕,也可以一個學校一個學校的建,先保證集團的資金週轉,然後再慢慢建學校就是。反正方法總比困難多,而且建學校比捐贈物資便宜多了。

幾個學生會的乾部自發地鼓掌,徐佳佳更是眼眶都濕潤了:“餘主席,跟你一比,總覺得咱們的眼界好低。我最不後悔的就是把你拉進學生會!”

其他幾人也紛紛點頭:“是啊,餘主席,最困難的事你都幫我們做了,剩下的我們來,不用你操心,看我們的。”

餘思雅正好挺忙的,隻出個主意,具體的實施工作由他們去忙,她非常樂意:“行,那就辛苦你了。不過我要強調一點,這個事全憑大家自願,學生會公開向全校發起活動,同學們自願報名,不要勉強任何人。另外等誌願者確定後,學生會用活動資金去做一枚印章,省大助學誌願者,下麵蓋上省大學生會的印章,算是給他們官方證明,此外撥款統一購買一批教學物資。至於具體的資金來源嘛,這個就靠閔昭你去拉讚助了,錢也可,物品也行。”

這個錢雖然不多,但也算是對他們的鍛鍊。總不能什麽錢都要清河鴨出吧?這點小錢就靠他們自己想辦法了。有了策劃方案,具體如何能說服其他單位出資出物就看他們的本事了。

閔昭聽到這句一愣,很快又反應過來:“好,餘主席,這個本來就是咱們外聯部的責任,交給我吧。”

“嗯,等活動策劃好後,給我看看。對了,我要聲明一點,嚴禁任何女生去異地助學,這點是原則問題。”餘思雅嚴肅地說。

徐佳佳點頭:“好,餘主席我們知道了,本來寒假也不長,又是過年這種團圓的日子,咱們會儘量提倡大家都在自己的家鄉進行這項活動。這樣回家陪伴親人,傳播知識兩不誤。”

餘思雅滿意地頷首:“就是這個意思,辛苦大家了。”

學生會的動作很快,當天傍晚放學的時候就在廣播裏發出了通知。

-